中国云原生安全市场第一位/云原生安全成熟度L4级别认证
护航安全
安全运营助力数字强省
荣誉来自孜孜不倦的实践探索。基于在安全领域的专业创新和精准洞察,浪潮云打造“123”安全运营体系,即1个安全运营平台,2个联合安全实验室,3个中心(安全咨询中心/威胁情报中心/安全运营中心),持续增强面向用户的行业云安全运营能力。
数字政府安全运营体系
2022年,以云御安全运营中心V3.0为核心产品的浪潮云安全云ISP,成功中标某省大数据局数字政府安全运营中心项目:通过完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扩大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范围,推进与各类政务业务系统的对接,形成全省一体化安全监测能力。同时,以特色的“AI+威胁情报”能力赋能数字政府安全威胁闭环处理,全面助力数字政府打造“责任明晰、安全可控、能力完备、协同高效”的网络安全体系。
全域创新
多维发力夯实产品序列
2022年,浪潮云始终以数据安全作为核心研究方向,并与国内高校及国家级科研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关注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用充实的技术实力保障云上用户业务安全稳定,通过运营让安全真正产生价值。
浪潮云主打“云服务+密码”的形式,为云上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商用密码服务能力。在政务市场率先以服务目录形式按需提供商用密码能力,帮助客户“省钱、省事、省心”地完成应用国产密码改造,在西南某市,协助云上20多套业务系统顺利通过商用密码应用性安全评估。
浪潮云密码服务平台
在数据容灾备份方面,浪潮云基于不同行业灾备需求场景,形成了跨云容灾、混合云容灾、应用双活、多服务商互备等方案,在全国多地建立了同城双活以及异地灾备中心,形成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浪潮云同城双活灾备中心
心之所向
以云原生吹响前进号角
在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不断变化的安全风险催生出更加多元的安全体系建设需求。面向2023年,浪潮云安全云ISP将充分依托数据运营优势,聚焦云原生及SASE方向,打造“原生平台安全”、“原生应用安全”、“原生数据安全”三个原生安全产品系列,打造覆盖“云、网、边、端”的全栈安全产品,夯实一体化云原生安全服务体系,以“平台+服务”的模式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能力。
在新一代行业云MEP战略的加持下,浪潮云将继续携手“浪潮云安全联盟”生态伙伴,广泛汇聚安全行业各领域人才,推动威胁情及生态渠道共享,持续提升整体安全防御能力,为党政、企业客户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作者系浪潮云安全云ISP产品总监)
【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掘速之极”,“煤海蛟龙”掘出能源保障线******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题:“掘速之极”,“煤海蛟龙”掘出能源保障线
记者 宋宇晟
一提起“煤矿采掘”,很多人脑海中很自然就会浮现出满脸煤灰的矿工形象。
但你或许想象不到,如今的煤矿工人不仅不需要出大力、流大汗的人力挖煤,还用上了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采掘神器”,只需要几位工人站在安全位置操作、按下几个按钮,机器就能自动采掘,工作量还达到了原来的3-4倍。
这件“采掘神器”是什么?
这里所说的“采掘神器”,指的是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配套,整个系统最长可达200多米,重量高达230多吨。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快速掘进系统总设计师王虹称之为“煤海蛟龙”。该系统由掘锚一体机、锚杆转载机、柔性连续运输系统和协同控制平台等部分组成。
其中,可伸缩的巨大的滚筒是它的利齿,负责挖掘;前方的旋转刀盘好似“巨龙”的舌头,把割下来的煤块源源不断地拨到嘴里,而龙的脊椎和顶部、侧面的龙爪负责支护,龙的身体则负责运输。
就这样,整个系统完成了从采掘到支护再到运输的一整套工作。
为何能称为“煤海蛟龙”?
和今天的先进技术相比,传统掘进技术工序繁多,技术水平低,造成采掘比例严重失衡,每月平均进尺仅约180米,再加上工作面水、瓦斯、顶板、粉尘等严重威胁人员与装备的安全。
一直以来,国内外未形成掘进、支护、运输平行作业的掘进作业线,掘进更是成为煤炭安全绿色高效开采的短板。掘进、支护、运输不能平行作业,堪称“世界级难题”。
王虹直言,针对这样的问题,2012年,中国煤科便提出了“快速掘进”的构想。
2013年,第一代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1.0同时也是世界首套快速掘进系统在神东煤炭集团投入工业性试验。2018年,第二代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2.0,实现系统设备系列化和模块化,系统适用范围拓展到中等稳定围岩及较复杂地质条件。2020年,第三代智能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3.0应用而生,可靠性、安全性和智能化进一步得到提升。
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提出了“掘支运三位一体”掘进方法,将原本各自分离的掘进、支护、运输工作结合一体,成功开发了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成套技术、工艺和装备,取得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维度协同支护、大功率全宽截割、柔性连续运输等核心技术突破,首创“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了煤矿掘进由半机械化向完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重大技术变革。
这一技术与原有掘进方法相比,掘进速度提高2-3倍,作业人员减少2/3,有效缓解了采掘失衡。
煤矿掘进“掘”出世界纪录
回顾历史,最早的煤炭开采工作,全部要靠人力去挖掘,靠的是肩扛、手抬;慢慢地开始采用风钻和炸药;到了现代,才实现机械辅助。陕煤集团黄陵二号煤矿总经理易瑞强坦言,虽然开采手段有所变化,但掘进效率和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煤矿工人。
巷道掘进作为煤炭开采的先行基础工程,约占煤矿井下采掘工程量的70%-80%。而我国每年新掘巷道130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工程量巨大。
面对这样的工程量,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煤巷掘进效率、降低了作业人数,还改善了掘进工作面环境,实现了高效捕尘、除尘,保障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同时,这项技术突破更“掘”出了世界纪录。2014年,在稳定围岩条件下,月最高进尺3088米,创造了大断面单巷掘进世界纪录,是煤矿平均掘进速度的10倍以上;2022年5月,在中等稳定围岩条件下,月最高进尺2086米,掘进效率提高3倍;2022年3月,在复杂围岩条件下,月最高进尺856米,掘进效率提高1.5倍。
以“中国创造”打造“中国速度”
王虹告诉记者,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的应用,开启了煤巷掘进的全新模式,实现了我国巷道掘进技术与装备从“跟跑”到“并跑”再到目前“领跑”的转变。
2021年,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入选“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极大地促进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助力绿色矿山,以“中国创造”打造“中国速度”。
如今,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已遍布在晋陕蒙等各大型煤企集团,并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广泛推广应用。
作为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煤炭当前仍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先进的煤炭采掘技术,有效保障了我国煤炭资源稳定供应。今年以来,在全球能源供应偏紧背景下,我国持续做好煤炭增产保供工作,将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记者了解到,中国煤科太原研究院正在进行第四代智能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4.0中的核心技术攻关,将全面提升快速掘进系统工艺与智能化技术水平,不断加速智慧矿山建设向“少人化、无人化”的目标迈进。(完)
搜索
复制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三分快三地图 |